我们为什么要重视中文科学交流

据十月十八日《浙江大学》微博报道,中国第一本关于传染性微生物和传染病的英文学术期刊《Infectious Microbes & Diseases》于上月正式创刊。在为中国新增一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期刊而欣喜的同时,我又感到一丝遗憾:虽然毫不意外,但为什么又是英语期刊呢?中文科技期刊,在今天还有多少影响力呢?

毋庸置疑,从二十世纪后半叶开始,在国际交流的舞台上,英语成为了最常用的语言。在自然科学领域,最有影响力的期刊CNS(Cell, Nature和Science)都采用英语;在软件行业,所有被普遍使用的编程语言都使用英语单词作为关键字。今天,无论在哪个国家,科技领域的全球性会议几乎都使用英语交流。比如,在今年八月,我到瑞典的查尔姆斯理工大学(Chalm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)参加了一次技术学习。虽然课堂上来自英语国家的师生屈指可数,但课程采用全英文授课,大家也使用英语交流,颇有十八世纪时,欧洲学者们聚集在林奈的书房用拉丁语讨论的盛况。事实上,在一些欧洲国家,博士生教育也是完全通过英语进行。英语,俨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 lingua franca (通用语)。相比之下,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,与英语和法语三足鼎立的德语在今天的科技出版领域已然式微,以至于有人发出了“德语是不是一种正在消亡的科学语言”这样的疑问。法语,因为法国人在文化上相对保守的态度,以及法语在国际上较高的普及程度,依然在科技出版方面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,但仍然不能与英语分庭抗礼。

诚然,英语在全球的普及为国际交流带来了巨大的便利,是全球化进程的重要条件。正所谓“书同文”,通用语,与区域性语言一样,作为一种“通信协议”,是不同人群在沟通过程中为了效率而做出的必然选择。那么,在这个全球化时代,只用英语来学习和发表科研成果,岂不是更好?

我不这样认为。

首先,多元文化是人类文明能够持续创新和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。作为文化的载体,每种语言都是平等的,并且反映了人们对世界的一种独特的认知方式。这种认知反过来又会影响语言。没有哪种语言是完美无缺的。纵观历史,内部高度同质化、缺乏外部信息输入的社会,都难免因为自身文明的局限性,而陷入停滞甚至偏激。正是不同文明的相互碰撞,带来了人类思想的一次次重大解放。而且,从事过翻译的人都能体会到,用一种语言表达的意思,很难完整地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。所以,如果英语成为唯一的科学语言,反而不利于科技创新与传播。一语当先,百花齐放,互为补充,岂不更好?

其次,我们不能指望每个人都能把第二外语运用自如。除了少数具有极高语言天赋的人,对于大多数人而言,学习一门外语并达到熟练的程度,是一项需要投入大量时间与精力,并且需要耐力与自制力的艰苦任务。人的精力和时间有限,追求样样精通是不现实的。更何况,科研作为一种高度专业化的脑力劳动,在每一种语言环境下,都需要用复杂的逻辑来组织高难度的词汇。思索某些困难的问题,对很多人而言,即使用母语都难以完成,更遑论用外语来进行。在我的个人经历里,我见过很多本可以在科技方面得到深造的优秀理科学生,被英语考试挡住了前途。众多科学家的经历告诉我们,外语能力是一个科学家获得成功的充分条件,但不是必要条件。强求每个人抛弃母语,用一门外语来学习、教授、和探索科学知识,无异于自缚手脚。

再者,并没有哪种语言天然地适合科学研究和传播,更没有哪种科学知识只能用一种语言来传播。一种语言,能否胜任科学传播工作,需要与科技发展“协同进化”。在这个过程中,创造或者吸收科技词汇,以及创造适于表达科学概念和思维的语法形式,发挥着重要作用。在这个科技主导社会文化发展的时代,如果一种语言不能做到这种“与时俱进”,很快就会陷入一种与现代生活越来越远的恶性循环中,难测未来。在我遇到的一些极端例子里,有些非英语国家因为只使用英语来进行科学教育和研究,在自己的母语里竟然找不到任何科技术语,只能直接把英语学术词汇嵌入自己的语言里。这种感觉,就好像我不得不把一个学术观点表述成如下的样子:“我们可以通过whole-genome sequencing(全基因组测序)来确定细菌的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genes(抗药性基因),从而预测细菌的 resistant phenotypes(抗药性表现型)。”——是不是很有留学生的感觉?很庆幸,我们在翻译领域的前辈(例如严复),像法国人和日本人那样,没有偷懒地照搬外语词汇,而是创造了一批贴切的中文术语(以及大量地借鉴、吸收了日本人创造的汉式词汇,比如“进化”、“细胞”,等等),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词库,保证了中文的独立性。

正因为不可能人人都精通英语,那么如果我们只使用英语来传播科学知识,就会使不懂英语或者英语能力较差的人群被隔绝到科学的殿堂之外,非常不利于科普和国民素质的提高。对很多科学工作者而言(包括我自己),童年时在大人的书柜里偶然翻到的一本专业书籍,使自己对科学产生了浓厚兴趣。很难想象,如果这些书用英语写成,有多少孩子会继续读下去。

最后,正如我在前面提到的,科学知识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。事实上,中文、法语、德语、西班牙语、俄语、和日语文献等,都是科学知识的宝库,尽管在有些文化之间交流会比较少一些。对于我和大多数中国人来说,因为种种原因,除了中文之外,英语恰好成了最主要的学术交流语言,英语国家恰好成了最主要的留学和科研合作国家。于是,在很多人心里,萌生了一种认为英语就是科学通用语的感觉吧。我们为什么不能跳出熟悉的语言环境,去尝试阅读不同语言的科学文献,甚至与不熟悉英语的国际同行直接沟通呢?比如,在俄罗斯参加国际会议,为什么不能直接用俄语交流呢?这样的形式,对于我自己和许多人来说,或许太难了一些,但是,总有一些科学家能够做到。而他们,不必精通英语,也能够成为优秀的科学家并且进行区域性的国际交流。在这样的非英语沟通中,翻译人才大有可为。

写了这么多,我没有任何反对英语学习的意思。正相反,英语在今日科学传播领域的主导地位,是我们应该尊重并理性认识的客观存在。我所反对的,是在教育和科研等领域里,神话英语,甚至把普及英语等同于国际化的思想。我们应该鼓励用中文进行科学教育、创作科学文献、以及交流科学发现。同时,也应该鼓励多语种的区域性交流,避免单一交流与合作模式,促进多元文化共同发展。如何在全球化时代保存与发展自己的文化,是每个国家的人民必须思考的问题。毕竟,一个国家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文化,难道还指望别人来守护吗?


在知乎上,有一个关于中文在当今科技传播中的尴尬地位的[讨论](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48961699),值得一看。我非常欣赏答主Luyao Zou的一个观点:

对于汉语使用者来说,与其在这里打嘴炮,非要和英语一争高下,不如好好学习自己的母语也好好学习英语,考虑如何利用自己的双语优势,为现代文明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,为东西文化的交流牵线搭桥。